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科普贴】博物馆展柜照明的10种方式

博展联盟 2023-10-07


博物馆展柜用得越来越多,相应的照明方式也不断丰富。但是,不同的方式区别较大,各有优劣。今天,我们就针对常用的十种方式,逐一讨论。


01

顶部面光普照式


这是早期最常见的一种照明方式。即在顶部把展柜照得通亮。所有展品一览无遗,适于小展柜及察看展品细节。



早期是用灯管排列起来,下面用毛玻璃,把光打匀灯管光色偏白,显指不太高。


后来改成led面板灯或者灯带。


无论哪种,要控制好光源与玻璃的距离,毛玻璃的表面处理,做好了光会很匀。做不好光是一截一截的。


当然,这种普照式的不好的地方是:


● 顶部光会产生眩光。解决的办法是调色光源的亮度,做柔和一些。还有一个办法是把毛玻璃往里做,或者展柜外面的档板加高,这样会好很多。还有一个办法,就是把玻璃面做成往里倾斜,这样杂散光会与观众的目光方向一致,也就进不了观众的视线。



● 灯光太平淡,无法重点突出展品。


    

当然,也有解决的办法,可以把展柜内饰做成暗色的,这样,展品就在灯光中表现出来了。尤其是反射率高的展品,如陶瓷等




02

顶部重点照明


这也是早期常用的方式,即在顶部放置卤素灯,中间隔一块玻璃,透过玻璃,对展品进行照明。


玻璃将展品与照明隔开,实现光热分离。


与第一种方式不同,这种方式能针对展品实现重点照明。若要强调细部,也可以用宽光束灯具补充。



当然,其缺点也很明显:玻璃上有一团团的光斑。尤其是时间长了,玻璃上积灰,光斑更明显,积灰更是一览无遗


进入LED时代,人们把灯具改成了小瓦数灯具,散热低了很多!也有将玻璃换成黑色格栅,这样看起来好了很多!



但是,一定要注意灯具的发热量,如果发热量大,超过展柜本身的散热量,就会造成热量积聚,造成文物损伤。


不管改成何种方式,灯具与展品之间最好有一层隔断,尤其是传统灯具。


有隔断能实现光热分离,另一方面如果灯具老化,出现掉落时,能有效保护展品。尤其是位于展柜中心的灯具,万一跌落,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!




03

光纤照明


在传统照明时代,由于卤素灯发热量大,对于珍贵文物,尤其是对热敏感展品,要解决灯具本身的发热,还有光照中的红外辐射,是比较麻烦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光纤照明因应而生。




其原理是在展柜远端配置光发生器,然后通过光纤导管,将光导到需要的地方。



这种方式完全实现了光热分离。由于光源的光在进入光纤前,一般要进行过滤,故可将有害光滤掉,只有有用的可见光到达展品。


虽然完美地解决了光热分离,但存在以下缺点:


● 造价较高,它包括光源、反光镜、滤色片和光纤等,是所有照明灯具中成本最高的照明器械;

● 整体外形较大,光纤也比较粗,不易隐藏;

● 光通量较小,不适宜大面积照明;

● 难以控制光束角,尤其是小光束角,不过,由于光纤头出来的光没有伤害,可离展品很近。      


缺点很多,优势也非常明显,在早期传统灯时代,光纤在博物馆展柜照明中还是用得比较多。但随着LED照明的普及,光纤就越来越少了。



照明进入LED时代以来,展柜灯最先被替代。

因为其优势非常明显:


●  尺寸小(直径2-4CM);

●  瓦数低(1-5W);

●  发热量小,无红外紫外辐射。



04

顶部多光源重点照明


故针对LED,目前最常见的是顶部多点重点照明壁龛式展柜,一只灯就行了,由于光束角及色温可选,投光效果非常好!



而对于一般的独立柜,会采用双数灯具,对称式排布,对展品实现重点照明。



由于多点投射,会造成多重阴影,而对称分布,能消除或者弱化阴影。目前越来越多的展柜采购这种形式配灯,发展到现在也有了更多升级:


●  配用可变光束角展柜灯,这样可以根据展品大小,灵活调节光斑大小。


配用灯具调光旋钮,根据展品特点调色亮度。



当然,这种方式也要注意,主要是安全问题:


1. 灯具应装在四周,且下部没有展品,避免跌落损伤。

2. 在灯具下加一层格栅或者灯具配置防掉落装置。


05

顶部重点照明+底部面光照明


顶部的多点重点照明,能够将展品充分表现,但是,有些展品形体复杂,尤其是上面打下面光的展品,上部的光线无法到达下部,这样会造成下部很暗。



大家常用的办法即上下打光,上部采用重点照明,下面采用面光补充,这样细节表现需要很充分:



这种方式要注意两个问题:


1、下部的面光是辅助照明,不能太亮,否则上部的重点照明无法表现展品层次。


2、下部面光最好是能调光的,根据环境与展品情况调节明暗,这样能避免眩光,观众长时间欣赏时不会出现眼睛疲劳。


06

立杆灯照明


对于复杂的展品上下打光是很好的处理方式,但是眩光是无法避免的,虽然增加调光设备能够缓解部分问题,但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眩光,于是,大家想到了小立杆灯。



通过调节投射方向,立杆的高度,可将光投射到需要的区域,很方便。


当然,后来市场也开发了一些升级款:


● 立杆高度可调。

● 灯具光束角可调。


这两种调节能灵活控制灯具投射角与光束角,极大地方便了现场调试。


当然,这种立杆灯也有缺陷:


● 灯具形体全部外露,占用展台区空间。

● 对于立体展品,灯光只能投到展品的侧面,为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,立杆展柜灯最好与其它照明方式组合使用。


当然,后来为解决这个问题,市场推出了多头立杆灯:



占用空间少了,灯具也可以从多个位置投光,对立杆灯的问题有所缓解,但是还是没办法解决。



博物馆展柜空间采用立杆灯具,能对展品细部处理,可是由于灯具外露占用空间,对空间展示影响大,所以应用也越来越少。


有没有不占空间的展柜照明?


随着led光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低反玻璃的应用,人们开始考虑柜外照明。


07

柜外照明


柜外照明即去掉展柜顶盖,直接封上透明玻璃,然后在天花上安装灯具,向展柜打光,将展品照亮。



这种照明方式让空间看起来简洁,通透!

但是有一些细节要注意:


1. 灯具光束角不能太大,尽量是小角度,可调焦的更好。因为天花比较高,光投下来后光斑变大,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展示区周围都是光,无法突出展品;


2. 控制好眩光,光源离展品远,杂散光容易进入观众视野,造成眩光;


3. 采用低反射率玻璃,避免镜面反射眩光。



这些问题解决好了,整个空间会非常漂亮!


一些展柜将展品摆在透明展架,配合低反玻璃,通过小角度外部打光,让展品看起来悬浮于空中一般,形成奇特的效果!


08

线型照明


这种照明方式应用于坡面柜较多,由于其空间矮,要将光打匀,点光难以胜任,线型光好一些。



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在坡面柜一侧装上条形灯具,偏配光并将防眩做好,效果还是不错!可如果遮光做得不好,眩光就比较严重。



另一种方式是在展柜内装三角形的长条灯具,贴在玻璃面转角处。



由于灯具安装的原因,玻璃柜顶面的接缝看起来有点粗,人稍微低头,也能看到眩光。



另一种办法是采用立杆式的条形灯,由于灯具自带防眩设计,效果还是非常好的!



09

重点与洗墙并用


这种情况通柜用得多,一般对展柜底部采用重点照明,对墙面采用洗墙照明。


重点照明一般采用小角度点光,洗墙照明采用线型光。


由于通柜比较窄,一般的洗墙灯要求灯具与墙面的距离1米以上,难以适用。


而线型偏光灯具安装距离会近一些。如下图的条形擦墙灯,离墙0.3-0.5米,在这个尺寸能把墙面洗得很匀。


还有这种模组式的条形洗墙灯具。


底部展品的重点照明处理起来相对简单,用变焦灯具将展品打亮就可以了。


需要考虑的是投光的精准性,光斑不能太大,否则光跑到外面,就变成杂光或者眩光,需要处理掉。


10

下部投光,顶部反射式照


在“博物馆灯光”微信群中,宋向光老师提供了一则微博信息:




仔细一下,这个展柜原来是通过底部的小射灯或者光纤头,往上打光,通过顶部的镜子的反射,投光投到展品上,实现照明。


从效果来看,整个空间比较简洁透亮,与普通自上而下的照明方式相比,更显得柔和,通透。



这种方式引起了大家的讨论,并纷纷提出观点:


1. 现场调试会比较复杂,装于下部的灯具本身的防眩,投射角度,光束角等都会影响展品的光表现;


2. 照明专家老魏(魏铭哲)认为:展柜四面玻璃会有反射的杂散光,顶部的镜子也会反射一些,有一部分眩光难以控制;


3. 首博索老师(索经令)进行综合分析,认为这种底部安装灯具的展柜:


①. 底部可用于放置展品的平面区域缩小;

②. 底部安放灯具容易眩光;

③. 由于利用的是反射原理,相当于光的传输距离增大约1倍,光强受影响;

④. 调光不直接,稍有难度。


为验证眩光问题,老魏当即拿一块镜子搭在顶上(下图中左侧梯子还很清楚)用手电筒进行了简单实验:


  

通过实验他确认:如果灯具角度控制好,灯具本身眩光解决好,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

为深入验证,我们特准备材料进行了实验:



● 选择0.6X0.6米的黑色大理石平台,离地0.7米;

● 平台上方0.8米吊装0.5X0.6米的镜子;

● 在平台四周安装迷你轨道灯,各配一只2W的LED窄光束角灯具;

● 选用反射率比较高,上下部比较小,小间比较大的陶器进行测试。


测试时发现与索老师之前预判的比较相符,而且与老魏的初步测试也大体相同。我们还发现,由于几只灯反射照明,灯光与展品的融入度比较好,感觉灯光没有那么生硬。



当然,灯具的由于是从下往上投射的,眩光相对于其它照明,要高一些。



我们换用陶器测试,由于它的表面反射率低,发现效果更好。



也与直接照明进行了对照,即将光直接投射到器物上,而不经过上部的镜子。



比较发现直接投到器物上,光形会硬很多,明暗对比加大。而光经过反射下来,柔和许多,适合器形复杂,局部细部照明


经过初步对比,我们发现这种照明方式还可以做一些提升:


1. 灯具的本身防眩做好一些,即灯具的防眩角相对做大一点,建议在20度以上;

2. 上部的镜子四周柜面最好有一定长度的遮挡带,减少镜面对观众参观的干扰;

3. 实际项目中,测试镜子最适合的高度,灯具光束角,瓦数等,找到最佳参数,这样能达到最好的效果!


OLED展柜照明


当然,还有一些新颖的展柜照明方式,譬如OLED照明



在展柜玻璃(通常在顶部)涂上OLED材料,通过控制OLED发光,实现照明


整个展柜的顶盖就很简单,只有一块涂了OLED的玻璃,显得简洁通透。



加入控制后,它可感知环境并发生反应,调节发光亮度或者颜色等,如同下图的OLED镜子:



感知人体并作出相应的反应,随着人们的移动,将人体所在的位置以灯光的形式表现出来,而不单单只拥有镜子的功能。其实质是光源加感应控制,除OLED外,普通LED灯具也能实现:


1. 通过感应观众,实现亮灭与明暗;

2. 与导览结合,解说过程中实现动态灯光表现。


相信在以后的案例中这种照明方式会越来越常见。


展柜投影

也有一些厂家开发出展柜投影,譬如下图:


在展柜中配置投影与灯光,通过控制系统与显示屏实现艺术品展示与信息传达。


既在信息层面上更加丰富,又在视觉效果上平添趣味性与震撼力。


通过这些设备,将原来静止展示变得生动起来,实现了“让文物讲故事”的目的。


所有这些创新的照明手段,在融合投影,控制等工具后,让博物馆展柜照明变得越来越丰富,越来越精彩!

转  自|文博圈


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。


往期回顾

【实用贴】展览结束了,一大堆的观众留言该怎么利用?

【文化散论】逛博物馆的人,都很有趣

【科普贴】博物馆展览诞生记,一位陈列部主任的自述

【时事热点】国务院:取消投标报名!财政部:禁止通过入围方式设置“资格/备选库”!

【新展开幕】“巧手夺天工——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”展览成博惊艳亮相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